vip购彩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免疫风湿科

潍医附院

■ 科室介绍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病专业成立于1986年,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4人,医学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7人,中级以上职称10人,是我省乃至全国风湿病专业成立较早的科室之一,1997年医院为支持专业发展,为更好的为广大的风湿病患者服务,成立了风湿科。现在我科已发展成为具有门诊、病房、完善的实验室检查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院重点科室,也使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独立风湿病专业科室的地市级三级医院之一。2007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2015年及2020年被山东省卫计委评为山东省风湿病专业重点专科。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卫计委科研项目5项,市级课题6项,发表SCI文章5篇。在国家或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专著4部,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多项。

目前门诊常年设有固定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年均接诊病人约10000余人次;年均收治住院病人1000余人次,目前开放床位34张,床位使用率90%以上。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做到人有专长,积极参加国际、国内风湿领域学术交流,不断吸取先进经验,使本科发展始终与时俱进,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风湿病防治中心有一支富有朝气,团结协作,敬业上进的医疗团队,医护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白塞病、韦格内肉芽肿、多种系统性血管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风湿性疾病诊治和护理方面具有精辟之处。特别是对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狼疮合并妊娠及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等有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还承担了潍坊地区免疫风湿病疑难重症疾病的会诊任务,对Ig4相关性疾病、复发性多软骨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综合征、免疫性胎停、SAPHO综合征等疑难杂症之诊治有独到之处,许多辗转多地求医得不到诊断的患者,在我院得到了及时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同行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治疗范围集中我市各县市区,辐射全省,许多病员来自济南、日照、青岛、烟台、淄博等地,省外如北京、江苏、河北、河南也有慕名而来的。

免疫风湿科特色诊疗技术:

1. 开展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自免肝谱、抗β2GP1抗体、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补体检测、腮腺造影等协助诊断自身免疫病。 

2. 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3.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

4.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难治性关节炎。

5. 新型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风湿免疫病。

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方面:应用先进的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制剂:贝利尤单抗),不仅能够救治急危重症患者,而且对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狼疮合并妊娠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并且有一套完善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及随诊,有效地控制病情,预防复发。

7.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面: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及个体化方案的治疗原则,减轻滑膜炎症、骨质破坏和关节畸形,最大限度地保护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8.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独特的方法。

     临床专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1.类风湿关节炎诊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影响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病,是一种很常见的风湿病,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在0.36%,女性较男性多见,能够致残、致畸,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这些药物有一定效果,但是副作用也非常多。采用生物制剂infliximab、etanercept、adalimumab和anakinra等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类药物起效快,能够很快的控制病情,且对关节软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给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科能够应用多种生物制剂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生物制剂治疗后,可以完全避免出现关节功能的损害,达到“治愈”的效果。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顽固的关节炎,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生物制剂治疗和关节微创介入技术进行滑膜切除等先进的治疗措施,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抗S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关节彩色超声、磁共振、关节镜等多种实验室、影像学和临床手段,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减少了误诊和漏诊,并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指导临床用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预后及经济状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早期和不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做到早期确诊,得到早期规范化的治疗,避免出现关节畸形和身体残疾的保证。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多靶点联合治疗方案、生物制剂(托珠单抗、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小分子药物(托法替布)、云克等治疗,尽快做到达标治疗,对于少关节累及者,采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生物制剂治疗,达到提高预后、改善生活治疗的目的。

  肺间质病变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发病率很高,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我科对肺间质病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每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进行肺部CT和实验室指标的筛查,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2.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风湿免疫专业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常见的疑难重症病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平台,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目前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抗ENA抗体谱(抗组蛋白抗体、抗SmD1抗体、抗U1-snRNP抗体、抗SSA52kd及60kd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核糖体P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Jo-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磷脂抗体四种检测方法、溶血四项、补体等多种检测方法的开展,以及肾活检技术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防止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漏诊和误诊。其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开展时间早,准确率高,自2006年开始,参加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组织的全国自身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成绩优秀,并通过德国欧蒙质评认证。

  在难治性狼疮肾炎的治疗方面,积极采用多靶点治疗,应用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环孢素A、他克莫司、来氟米特、生物制剂(贝利尤单抗、美罗华)等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狼疮肾炎的缓解率。针对狼疮危象的治疗方面,除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外,开展应用霉酚酸酯、美罗华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狼疮脑病,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狼疮合并妊娠,采用先进的妊娠期管理技术,加强随访,指导用药,积极防治狼疮病情活动,明显提高了妊娠的成功率。

  3.骨关节病的诊疗

  骨关节病是发病率最高的风湿性疾病,其发病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随着现代社会人均寿命的增长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室对该疾病高度重视,开展专病门诊,更好的服务患者。对骨关节病的研究使对改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骨代谢药物、滑液补充剂、双磷酸盐、云克等多种药物,多种给药途径治疗。能够开展针灸、按摩、推拿、热疗、水疗、蜡疗等多种物理治疗方法。对病变严重、经内科规范治疗无效者,根据病变程度,采取关节微创治疗技术,如关节内灌洗来清除纤维素、软骨残渣及其他杂质,或通过关节镜去除软骨碎片,以减轻症状。病变非常严重者可以采取关节置换技术治疗等。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病情,做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4. 骨质疏松的诊疗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糖皮质激素由于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通过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及抑制成骨细胞引起的骨形成引起的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由于其发生率的日趋升高从而得到风湿科医生的重视。目前能够开展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等。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放射学检查,能够开展定量超声测定法、X线检查、骨质疏松指数测量、骨密度测量(包括单光子吸收骨密度测量、双光子吸收法骨密度测量、CT骨密度测量、双能X线吸收测量),有效提高了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将疾病控制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做到了骨质疏松症的初级预防。开展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能够根据患者骨质疏松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包括骨吸收抑制剂(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磷酸盐、降钙素及异黄酮衍生物。)、骨形成促进剂(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和同化激素)和骨矿化药物(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以及应用中医药(补肾壮骨冲剂、仙灵骨葆、强骨胶囊等)进行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5.脊柱关节病诊疗

  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炎和幼年慢性关节炎等。目前科室可进行HLA-B27测定联合骶髂关节X线、CT、磁共振、肌肉骨骼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及其分类。能够开展HLA-B27的基因分型检测,这不仅有利于早期疾病的诊断,而且是心内膜/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通过分型检测能够筛选出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病人,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磁共振的优势在于通过观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滑膜软骨和关节面下骨的形态和信号改变,达到早期发现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目的。肌肉骨骼超声逐渐成为炎性关节炎的评估的有力成像方法,在脊柱关节炎肌腱端炎、滑膜炎、滑囊炎及囊肿、骨与软骨病变等方面的判断,以及对脊柱关节炎疾病活动性、预后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评估上均有其独特的优势。对该疾病能够开展常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云克等)治疗、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按摩、推拿、热疗、水疗、蜡疗)、康复训练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下一步开展脊柱关节病专病门诊。

  6.系统血管炎的诊治 

  系统性血管炎为风湿免疫病中常见的疑难杂症,目前能够开展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的定量测定,抗GMB抗体的定量测定等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彩色多谱勒超声、核素扫描、CT或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对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动脉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白塞病、过敏性紫癜、皮肤血管炎等疾病能够做到早期诊断。能够按照风湿病诊疗指南,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为主要治疗措施的规范化方案。对于重症患者可以开展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血浆置换治疗等多种治疗措施。对大动脉炎患者可以开展血管介入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以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等。对该疾病的诊治在潍坊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已经成为潍坊地区风湿疑难病诊治中心。

  7.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部分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内,此类痛风患者的确诊依靠关节滑液中通过偏振光显微镜找到特征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这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为有创性,此外滑液结晶数量少、穿刺部位难以到达或经验技术水平不足等缺点使部分不典型病例的确诊存在困难,从而延误治疗。双能双源CT扫描通过应用两个管球在不同电压下同时扫描,利用物质对不同能量X线的衰减特性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CT值差异,可以标识、鉴别成像的尿酸盐结晶,从而能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明确诊断,而且能够为医院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效益。随着高频、超高频探头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以及超声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各小关节的超声图像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近年来用超声监测第一跖趾关节、踝、跗、膝、肘和腕关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望能够通过关节超声检查诊断痛风。对于痛风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急性关节炎的镇痛治疗,转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综合管理,更加关注伴发的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

  8.炎症性肌病的诊治

  炎性肌病(IM)及其他疾病是一组病因不甚明确的炎症性横纹肌病,其特点是髋周、肩周、颈、咽部肌群进行性无力。本组病共包括:①原发性多发性肌炎(PM)。②原发性皮肌炎(DM)。③恶性肿瘤相关DM或PM。④儿童期DM或PM。⑤其他结缔组织病伴发的PM或DM。⑥包涵体肌炎。⑦其他肌炎,如嗜酸粒细胞性肌炎(嗜酸粒细胞增高综合征)、局灶结节性肌炎等(结节病等)。目前科室可通过测定血沉、血肌酐下降、血清肌红蛋白、尿肌酸及肌酶谱(包括血肌酸磷酸激酶、醛缩酶、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肌电图、肌活检及肌炎特异性抗体(抗Jo-1抗体、抗Mi-2抗体、抗PM-Scl抗体)的检测来诊断疾病及进行疾病的分类。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加上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特点,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肌肉病变,准确定位,而且可以反应病情严重程度,科室运用MRI进行疾病诊断的手法已日趋成熟。IIM治疗目标是以最低剂量药物改善肌肉力量及系统症状。科室能采用传统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血浆置换进行疾病的治疗。也在尝试用新型免疫调节制剂如FK506、生物制剂etanercept和infliximab来治疗难治的炎症性肌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微信公众号:wyfymyfsk

微信公众号名称:潍医附院风湿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wyfymyfsk

二维码:潍坊风湿病公众平台

图片1


■ 专家介绍


慈春增


15852130138075438

      慈春增,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潍坊市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对内科疾病及免疫风湿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出版著作3部,参与编写教材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擅长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疾病。


王 晓 东


王晓东1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风湿病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风湿病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免疫风湿性疾病工作20余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病科学习,擅长疑难风湿性疾病的诊治。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参编论著3部。主持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课题5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白塞病、韦格内肉芽肿、多种系统性血管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风湿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精辟之处。特别是对狼疮肾炎、狼疮脑病、狼疮合并妊娠及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等有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刘润荣 

刘润荣

  

       刘润荣,免疫风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风湿病学质控委员会委员。从事免疫风湿性疾病工作20余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学习1年。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肌炎、脊柱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并在风湿病疑难杂症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3部,主持参加各级科研课题8项,并有两项课题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王英亮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从事免疫风湿性疾病工作15年,曾在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学习。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4篇,国内期刊论文10余篇。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白塞病、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等免疫风湿性疾病的诊治。


马秀芬

马秀芬.png

   马秀芬,女,生于1974年8月,1997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攻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就读期间接受系统科研训练,熟练掌握常用实验方法。2009年9月就职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进修学习,师承风湿界德高望重的唐福林教授,精通风湿科常见疾病及各种的疑难杂症的诊治。2019年8月聘为内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病发病机制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主编专著1部。主持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已鉴定),主持发明专利1项。主要社会兼职山东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风湿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及科室规培医师带教老师,多年来积极参与风湿科规培医师及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高文风

高文风.png

    高文风,免疫风湿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分会风湿专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协会委员,潍坊市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意大利萨萨里大学附属医院进修风湿性疾病。主持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4篇,国内期刊论文多篇。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血管炎等疾病的诊疗。特别是风湿病合并妊娠、免疫性胎停治疗经验丰富。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祝您健康幸福每一天!